学术交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交流 》 正文
聚焦“恶之花”异同,深剖中西现代作家资本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19:58 点击数: 来源:

10月15日下午,广西民族大学李运抟教授受邀莅临我校,以“‘恶之花’的异同——中西现代作家批判资本文化比较研究”为题开展专题讲座。我院师生出席,讲座由院长龙永干主持。

讲座伊始,李运抟教授首先给同学们推荐了他的两篇论文,一是江汉论坛上的《“恶之花”的异同——中西现作家批判资本文化比较研究》,二是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上的《中国现代作家质疑城市的四个甄别》,建议大家在会后深入阅读。李运抟教授从“资本本身的问题性”切入,梳理了资本在中西语境中的发展脉络。他指出,西方资本的“原罪”带有明显的早期剥削印记,如对工人的压榨。西方资本主义是内生的、经历了原始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国的资本发展则呈现“外来殖民资本+本土权力资本”的双重性——外来资本带有殖民掠夺的底色,本土资本脱胎于家国同构的权力系统,与封建传统深度交织。同时李运抟教授提到了古典主义批判,人道主义质疑,通过分析莫泊桑的《项链》和张爱玲的《金锁记》,剖析权力的扭曲与可怕之处,给同学们深度分析了金钱观、拜金主义、拜权主义等。

讲座现场,李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增加阅读量,要有大文学观;二是树立问题意识;三是涵养批判精神,不能人云亦云。鼓励同学们要多阅读,有积累才能有成就。

互动环节中,针对“现在对于人道主义的描绘是不是更侧重于资本主义了”这一学生提问,李教授回应:我国的资本语境与西方资本主义有本质区别,我们对人道主义的诠释扎根于本土社会现实,既不照搬西方叙事,也注重挖掘文学中超越资本异化的人文精神。

整场讲座,李运抟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清晰的逻辑架构,为师生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不仅对中西现代文学批判资本文化的异同有了系统认知,更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思考”“如何以批判精神与问题意识开展文学研究”的思考,为后续专业学习与学术探索提供了重要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