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学工动态 》 正文
品《边城》古韵,悟人文风华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15:23 点击数: 来源:24级中文2班曾铂娟 23级润之英才班姜圣音

绯云漫枝,夭夭灼阶。324日,我院第六十二期“悦·品 与书相约”读书分享会在东方红校区图书馆南栋404举行。本次活动以“探寻《边城》中的湘西世界与人性之美”为主题,通过对《边城》的深入解读与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走进沈从文笔下神秘而淳朴的湘西世界,感受纯粹而坚韧的人性之美。

主持人首先简单介绍了《边城》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同学们提升文字感知力、人文洞察力的积极作用。

在分享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竞相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感悟。2023级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杨怡晴结合书中对湘西茶峒的细腻的环境描写,提出其不仅展现出湘西独特的地理风貌,更烘托出边城质朴的生活气息,是新闻报道中环境刻画可借鉴的典范。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徐可欣则聚焦人物塑造,通过分析翠翠天真善良、温婉多情等性格特征,指出“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度挖掘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就像翠翠的形象让《边城》充满人文温度。”

在同学们的读书分享后,杜娟老师对大家深入研读《边城》的态度和成效给予高度认可。她肯定同学们解读视角多元,从地域文化、人性、文学技巧等层面深入剖析《边城》。她还引导大家深化对湘西文化与人性美的理解,从新闻传播的视角探寻文学作品对现实的启示意义——无论是翠翠的纯粹坚韧,还是茶峒的民俗风情,都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以文化人、以情动人的生动范本。最后她鼓励同学们将书中对真善美的追求融入新闻实践,用文字传递温暖与力量。

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现场气氛高涨。针对“民俗描写对主题表达作用的问题,杜娟老师指出端午节等民俗不仅推动情节发展,更通过人性与民俗相互交融的主题营造出质朴纯真的氛围。另有同学追问“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边城》所描绘的这种慢生活和纯粹的情感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引发全场思考。不少同学结合当下社会现象,从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对纯真情感的渴望等方面展开激烈探讨,将思绪引向深处。

通过师生间思想的碰撞与共鸣,这场跨越湘西山水的精神之旅,给每一位到场的同学带来了文学认知与专业能力的双重收获。未来,我院将持续开展读书会等活动,让经典文本的养分渗透到文字表达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与文化自信,培养既有人文温度又具专业深度的文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