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交流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刘利教授莅临我校解析古今汉语复句关系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2日 11:33 点击数: 来源:

2025年4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利教授应邀至我校文传院,开展题为《“既然”“如果”的关系及其他》的学术讲座。文学院院长龙永干、副院长杨水远、汉语国际教育系教师及22级、23级汉语国际教育系学生共同参与此次学术活动。

讲座中,刘利教授从汉语复句研究的学术争议切入,指出古今汉语中“既然”句与“如果”句在古今实际语言使用中存在逻辑纠葛,学界对二者的句法功能、语义边界等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他从具体语言事实出发,同时运用语言对比揭示了“既然”与“如果”使用的混用情况,从语义的“认知尺度”“假设度”揭示了“既然”“如果”语义表现相似度高,与“因为”差异显著。

最后,刘教授给学生分享了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涵盖要从语言事实出发,要有理论意识和跨语言观念,并要认识到任何结论都有相对性,敢于质疑,分析要精密,论证要严谨等五个方面。

互动环节中,他针对复句界定、语言研究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讲座尾声,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孙雅平总结指出,语言研究需兼具历史观照、类型学视野和问题意识,呼吁师生关注汉语语法现象背后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