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冠明应邀来我院与青年教师开展学术座谈。座谈由院长龙永干教授主持,湘潭大学雷励教授、杨水远副院长及汉语国际教育系教师参与此次座谈。
座谈伊始,朱教授分享了自己正在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佛典语言的中国化”的立项过程,朱教授胡重大项目经历了数十年的积累而形成,强调学术积累的重要性。早期对佛典语言研究关注特殊现象,集中解释“来龙”,但是朱教授对佛典语言的研究在关注“来龙”的基础上,更集中对“去脉”的探索,举例阐释了“自己”“菩萨”“现在”“开心”等首先出现在佛典中的词,为什么会一步步进入汉语日常词汇系统中。
其次,朱教授认为汉语史上被忽视的初唐至中唐西北方言的词汇语法,颇值得关注。朱教授表示,初唐至中唐这一历史时期属于汉语史的“两不管”阶段,但是实际上近代汉语很多重要的语言现象,多发端于这一时期。朱教授用这一时期西北方言中的语音材料,打破了几十年来我们普遍认为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的“无”是其来源的论断,提出《全唐诗》中出现的“无”是“不”的记音字。
最后,杨水远副院长、王正主任等参与座谈的老师,纷纷就座谈内容、个人研究和教学等方面,与朱冠明教授进行交流。杨水远副院长总结道,朱教授研究基础扎实,功底深厚,正是因为积累充分,才能做到信手拈来,即使是非本专业的研究者也能从中吸取养分。
(责任编辑:熊薇)